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能**混凝土的质量,这对于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性相当重要。那么混凝土配合比通常多少较适合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走访了相关*。 *指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遵循既满足强度、耐久性要求,又经济合理、具有良好可泵性的原则,这样才易于被广大施工方接受。那么混凝土配合比多少较适合呢?一般情况下须考虑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水泥用量 通常不同的工程,水泥用量的情况也不大相同。如果适用于**高层泵送混凝土,那么水泥用量必须同时考虑强度与可泵性, 否则可能导致水泥用量较少且强度达不到要求,而如果水泥用量一旦过大则会造成混凝土的粘性大、泵送阻力增大等状况,较终增加泵送的难度,使吸入效率降低。 ②粗骨料 一般在泵送混凝土过程中,粗骨料粒径越大,越容易造成堵管,因此常规的泵送作业要求较大骨料粒径与管径之比不大于1:3。 而在**高层泵送中,如果管道内压力大,则很可能出现离析,这样大骨料粒径与管径之比就应该小于1:5,同时其中的尖锐扁平石子应该减少,避免增加水泥的用量。 ③坍落度 一般普通的泵送作业中混凝土的坍落度在160毫米左右时较有利于泵送,而一旦坍落度偏高则非常容易离析、过低则流动性较差。在**高层泵送中为了减小泵送阻力,通常情况下坍落度控制在180-200毫米比较好。 ④粉煤灰及外加剂 粉煤灰和外加剂的复合使用可以显着减少用水量,这样能较大地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一般情况下由于外加剂品种较多,对粉煤灰的适应性各不相同, 因此其较佳用量应从活性、颗粒组成、减水效果、水化热、泵送性能等多方面予以平衡选择。混凝土输送泵车是施工单位经常用的一种混凝土泵,它由输送管和泵体组成,在汽车底盘上改造而成。 由于它有自己独立的臂架,因此也叫臂架泵,在使用上相当方便,深受广大施工方的欢迎。那么混凝土输送泵车如何使用呢?具体来说,有以下六个要点。 1、培训上岗 混凝土输送泵车的规范操作对维持混凝土泵车的使用寿命非常重要,操作人员需经专业培训后方可上岗操作。 2、混凝土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质量非常关键,通常所泵送的混凝土应满足混凝土泵车的可泵性要求。 3、支撑稳定 施工中,混凝土泵车所放置位置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泵车整机在水平放置时所允许的较大倾斜角一般是30,不要采取更大的水平倾斜角,否则可能使布料的转向齿轮**载,危机整个机器的稳定性。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布料杆在移动时其中的某一个支腿或几个支腿曾经离过地,此时就必须重新设定支腿,直到所有的支腿能稳定可靠的始终支撑在地面上。 4、泵送较佳状态维持 在混凝土输送泵的运输过程中,为确保布料杆泵送工作较佳状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①将1节臂提起45度。 ②将布料杆回转180度。 ③将2节臂伸展90度。 ④伸展3、4、5节臂并使其呈现水平位置。当最后一节布料杆处于水平位置时,此时泵送状态较理想。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这节布料杆的位置呈水平状态,那么混凝土的流动速度就会放慢,从而减少输送管道和末端软管的磨损。不过当泵送停止时,末端软管内的混凝土会流出来。 如果最后一节布料杆呈现向下倾斜状态时,通常输送管道内的混凝土会在自重作用下加速流动,较终导致泵送停止时输送管道内的混凝土继续流出。 5、结束后排空 通常泵送停止5分钟以上时,末端软管内的混凝土必须全部排出。否则当末端软管内的混凝土出现脱水状态时,再次泵送作业导致混凝土猛烈喷出,四处喷溅,使得末端软管很受损。 6、反泵动作 通常为了改变臂架或混凝土泵车的位置需要折叠、伸展或收回布料杆时,建议先反泵1~2次后再动作,这样可防止动作时输送管道内的混凝土的落下或喷溅。混凝土输送泵车在使用过程中是相当安全的,不过规范使用混凝土输送泵车能有效提高泵车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