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混凝土泵在施工中非常常见,它的使用较大地提升了混凝土的输送效率。不过要想**施工的正常进行,泵送前做好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混凝土泵泵送前如何安排人员呢? 混凝土泵在开机泵送前应做好足够的检查工作,以便泵送混凝土的顺利进行。其中施工人员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一项,那么混凝土泵泵送前如何安排人员呢?现在我们具体介绍如下。 1、操作合格 混凝土泵操作人员必须操作熟练,在上岗前应经过技术培训,熟悉混凝土泵的适用说明书,同时经考核合格,这样方能上岗操作作为机手。 2、避免堵塞 操作中的料斗处应配一名工人,同时及时清理筛框上的大骨料,并注意防止大直径片状骨料进入料斗中,以免发生堵塞。 3、人员齐备 混凝土泵的输送管出口有足够的人处理泵出的混凝土,以免混凝土堆积,堵住出口,使泵送压力上升,造成堵管。如果是搅拌机搅拌混凝土,应有足够的人称供料,保证够泵送的初拌混凝土符合泵送要求。 混凝土泵车的使用已经让各大施工领域的效率得到广泛提高,不过在施工中经常会看见泵车支撑时轮胎会离开地面,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很多施工用户经常看到农村有些施工的泵车支撑的时候轮胎会离开地面,对此并不了解其具体原因,而之前此问题也一直存在争议,其焦点就在支撑时轮胎要不要彻底离开地面,离开地面应该保持多高的距离。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支撑时泵车轮胎必须要离开地面,除非迫不得已。现在我们将其原因说明如下:泵车在设计时,通常4个支腿和底盘是一体的,但是轮胎并不是,轮胎和底盘是通过悬挂系统连接起来的, 这种连接是一种软性连接。如果泵车的支腿支撑的足够结实,那么轮胎就被悬架在空中,这样整个泵车臂架在上方移动的时候,轮胎就会有一定幅度的晃动,这种晃动刚好也可以抵消一部分上装晃动。 此原理类似于有的高楼会在楼体内部安装稳定摆锤。每次支撑时,尽量让轮胎离地,并且留出一定空间,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底盘更稳定,另一方面可以让轮胎减少磨损风险。 即使轮胎不离地,只要支腿支撑好了,也可以确保稳定,不会有太大的危险。问题是如果轮胎不离地,泵车一工作,上面就开始晃动,这种晃动会被传递到泵车的较底部:轮胎和支腿。 支腿和地面是硬性连接,不会有什么问题,轮胎这个时候就要和地面不停的摩擦,一旦这种摩擦时间久了就会伤害轮胎。当然也有例外, 在有些农村地区,必须在两个房子中间的狭窄地施工时,临时性的支撑起一面支腿,让轮胎作为支撑点。除此以外,让轮胎着地施工都很少见。 如果轮胎不离开地面,那么除了4个支腿的落点以外,较少还有4个着地点,一共就是8个受力点。这样要比仅仅靠4个支撑点来支撑,稳定性要好。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因此泵车支撑时轮胎离开地面的情况相当常见。